【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】諸敏:對昆山情有獨鐘的“無銜將軍”
諸敏(1921年—1999年),祖籍南京,生于開封,3歲喪父??箲?zhàn)時期,他曾在昆山開展革命工作。新中國成立后,他先后擔任總參裝甲兵政治部副主任、南京高級陸軍學校政委,因其在解放軍第二次授銜前已離休故無授銜,因此被稱為“無銜將軍”。他一生馳騁大江南北,離休后卻對昆山情有獨鐘,多次到昆山視察走訪,親切看望當年戰(zhàn)斗過的地方的干部群眾。
在讀初中時,由于蔣介石的反動統(tǒng)治,殺戮了大批革命志士,激起諸敏極大的憤慨,促使他早早就投入于抗日救國活動。入黨后,他隨黨組織輾轉(zhuǎn)各地參加革命活動??箲?zhàn)時期,他長期堅持在昆山開展敵后革命工作,曾和民運干部陳慧珊一起到昆山大慈(今張浦鎮(zhèn)大市地區(qū))塔平頭村開展抗日活動,先后擔任中共昆嘉縣委委員、中共昆山縣委委員、宣傳部部長、中共淀山湖工委書記,并在昆山、青浦、吳江一帶發(fā)展人民武裝,建立地方黨組織、地方政權(quán),為創(chuàng)建昆東、昆南淀山湖兩個抗日游擊根據(jù)地做出了重大貢獻。
1986年5月,諸敏同志剛從軍委直轄的南京高級陸軍學校政委的崗位上離休,就直奔闊別40余年的昆山,看望大市當?shù)卮迕?,并在聚福橋畔合影留念?/p>
后來諸敏同志又多次來到昆山。1986年10月,他和周克、丁瑜夫婦來到昆山,就抗日時期黨史提供了第一手資料;1988年5月,他又會同周克等9位老同志前來審查昆山黨史初稿,并參觀了昆山革命烈士陵園;1989年6月,諸敏同志來昆山專門視察中共淀山湖工委駐地舊址,并去巴城查看當年自己被日軍關(guān)押的“監(jiān)所”和昆山兵希故舊;1990年6月,諸敏同志前來昆山參加中共昆嘉青中心縣委紀念碑奠基儀式。
1991年10月12日,中共淞滬中心縣委、新四軍淞滬游擊縱隊、昆南淀山湖抗日游擊根據(jù)地建立紀念碑奠基儀式在大市舉行。諸敏同志由于身體原因未能前來,但他強忍著病痛寫了賀信,信中他這樣寫道:“我深深感激大市鄉(xiāng)淀山湖父老鄉(xiāng)親們對我們工作的支持、幫助、關(guān)懷和對我深深的哺育……大市是革命老區(qū),自然有著革命的風尚……”
寫完賀信,諸敏同志意猶未盡,又為大市題了一幅字“躍進不息”,祝愿昆山奮躍前行,生生不息。
1991年,諸敏同志得知昆山亭林園內(nèi)要籌建國防教育園,他立即與裝甲兵部201所取得聯(lián)系,申請將退役不用的裝甲車調(diào)撥給昆山,經(jīng)過努力,終于在1991年10月下旬,使退役裝甲車落戶亭林園國防園,這些點點滴滴事宜足見諸敏同志對昆山的深厚情誼。
來源 | 昆山檔案

轉(zhuǎn)載此文章須經(jīng)作者同意,并請附上出處(第一昆山網(wǎng))及本頁鏈接。
原文鏈接:http://www.ic2gsw.cn/news/detail/261571
全部評論